无论对于哪一项技术来说,衡量技术成熟的标志都在于这项技术的最终落地。对于区块链这个行业来说,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,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踏入区块链这个领域?以及什么样的应用可以解决当下企业、用户遇到的一些问题。在10月13日杭州举行的第二次迅雷链技术沙龙上,迅雷链开放平台高级产品经...
无论对于哪一项技术来说,衡量技术成熟的标志都在于这项技术的最终落地。对于区块链这个行业来说,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,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踏入区块链这个领域?以及什么样的应用可以解决当下企业、用户遇到的一些问题。在10月13日杭州举行的第二次迅雷链技术沙龙上,迅雷链开放平台高级产品经理尹晓亮为企业、开发者和区块链技术的爱好者做了详尽的解答。
尹晓亮首先对“区块链化”做了重新定义,他说,很多人常规理解的区块链化是把一个中心化的应用,或者中心化的案例上链,用区块链技术变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内容。从字面意思上来讲,去中心化有点像剔除的概念,把完整的一幅画拆分成很多块。实际上,区块链构建了一个新的机制,这个信任体是由链下所有的用户共同维护的机制,互相之间是不信任的关系,而这套共同维护的机制才是区块链的精髓所在。
区块链不是万能药 却能发挥特效
企业如何进行“区块链化”?其实就是把链下的信息区块化之后,变成链上的信任体。无论哪种需求,其目标都是为了解决核心业务,而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,这个业务是否能够实现链上的信任机制。
制造链上信任体,利用智能合约逻辑直接和用户交互;核心业务相关的数据、程序状态的变更,均由既定的智能合约程序逻辑决定,不涉及任何线下信任体的干预
以知名酒厂上链举例,假设客户需求是通过区块链来记录真伪,每一瓶酒都可以在区块链上真实查到,这对于名酒行业是一个颠覆式的改革。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,无论是否上链,制造过程才是决定名酒真假的关键,而这个决定权在于厂商本身,个体无法参与。这样的模式无法利用区块链解决问题了,至少是没有理解区块链的精髓。
企业上链,要从业务核心逻辑能否通过区块化来实现信任机制出发,以及被区块化的逻辑能不能通过客观的逻辑程序来表示,或者业务是否可以通过一段普通的代码来实现?这才是企业“区块链化”的正确逻辑。
那么适合区块化的业务是哪些呢?以目前最火的各种选拔类综艺节目为例。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常常有票选的环节,而我们经常能看到粉丝质疑主办方投票有暗箱操作、内定名次的情况,即传统的投票方式在大家